肩负新使命,迈向新征程。

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对南阳新的赋能定位。南阳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南阳要全力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城市规模能级。这是南阳把握发展大趋势、服务国家大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南阳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成为联动鄂西北、陕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日,南阳日报记者专访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薄学斌。

昂扬奋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年间,南阳高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请您谈一谈“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两个高质量”工作体系,强力实施“两轮两翼”战略,重抓重推“九大专项”,“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高质量建设大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里,我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发展动能强劲,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协调发展有力有效,开放发展成效显著,生态优势持续厚植,民生福祉得到大幅改善。全市经济总量接近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年均增长5.2%。粮食产量稳定在亿斤左右。脱贫攻坚全面胜利,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2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创新功能显著增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区域发展融合协调,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个、国家森林乡村63个,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保持在8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5万元,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实践中,我们经受了重大考验,取得了重要成果,也收获了很多深刻启示,需要认真总结凝练,在今后工作中坚持完善、发扬光大。

发挥禀赋构建特色区域经济格局

问: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标志着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那么,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有何深远意义和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答:河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提升南阳等区域中心城市规模能级”“支持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南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建成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把高质量建设大城市作为发展方向,把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长远目标,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争取早日把目标变成现实。

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对南阳而言意义重大。有利于南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培育形成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兴增长极,优化全省区域经济布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关键五年。在这五年里,南阳要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力争达到经济实力迈向新台阶、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发展达到新量级、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南阳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南阳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南针”“定盘星”,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南阳落地生根,以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问:在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承接国家战略,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方面,您觉得南阳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

答:南阳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区域,地处武汉、郑州、西安三大都市圈合围公里的中心地带,三大都市圈影响半径在此叠合,为南阳有效对接融入周边城市圈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影响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省域范围内,南阳位于省境西南部,焦枝铁路和宁西铁路在南阳十字交会,郑渝高铁郑襄段通车,南阳步入郑州至南阳“一小时经济圈”,南阳与周边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南阳空运优势突出,南阳机场是河南三大民用机场之一。南阳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不断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了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这里交叉汇集和高效配置。

对南阳而言,依托在豫西南以及鄂西北、陕东南地区的体量、地域、人口、资源等比较优势,为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提供了基础支撑。年南阳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紧跟郑州、洛阳排列全省第三位。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再打造两个生产总值超过亿元的城市,南阳有望获得进一步支持。较大的体量、广阔的地域、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为南阳建设大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腹地空间、巨大的需求潜力空间和市场消费空间。

产业蓄能夯实经济增长极新支撑

问:产业发展是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打造增长极的强力支撑。您认为南阳应如何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从根本上提高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答: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从当前形势来看,南阳应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从加快产业链式集群化发展、突出县域“主新特”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着力夯实经济新支撑。

“”市域工业发展格局要加快构建,推动纺织服装、油碱化工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冶金建材三大支撑产业量质齐升,数字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快速膨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我市应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新材料、5G、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7个新兴产业链,着力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优生态、促开放,实现新兴产业整体跃升,打造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依托产业集聚区这一主阵地,各县市区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新兴产业+一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紧紧围绕“主新特”产业聚焦聚力聚神补链条、上项目、抓招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要素集约。

巩固提升主导产业,聚焦汽车零部件、农牧装备制造、轴承制造、防爆装备制造、输变电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碱硝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提升关键环节骨干企业能级,推动基础好、关联度高的优势产业固链强链。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绿色印刷、光电印刷、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兽用制品、光电信息、生物基合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特钢、超硬材料、现代中药、医药中间体等产业,加强头部企业和关键技术引进,努力构建先发优势,打造南阳发展新引擎。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聚焦特色食品加工、先进铸造、工程装备制造、智能玩具、专用车制造、生物动保等产业,凸显特色,错位发展,集中力量构造局部优势。

创新驱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原动力

问:南阳要建成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应该从哪些方面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南阳要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创新”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要在培育产业创新主体、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攻克产业关键技术上下足功夫,为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集聚内生动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程,落实科技贷款贴息、科技创新券、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等政策,完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开展科技创新百强企业评选,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实施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深化与国内外大院大所交流合作,完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

集中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共性技术平台、检测试验平台等;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会服务站,鼓励龙头企业设立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加快布局一批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园和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支持返乡人才、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离岗职工等创新创业。做大做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科技大市场,推动校地合作和科技成果发布交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练好内功加快提升城市规模能级

问: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区域联动、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基础,南阳该如何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增强城市辐射功能?您能具体谈一谈吗?

答: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关系经贸往来,连着民生与民心。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交通,振兴发展的支撑也在交通。加快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南阳提升发展环境的紧迫需要,是服务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举措。

构建立体互联的对外交通网络,我们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南阳区域性铁路枢纽地位,编制实施南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积极争取宁西高铁南阳经信阳至合肥段、南阳经驻马店至阜阳铁路纳入国家相关规划,规划研究焦作月山至湖北随州、洛阳至十堰铁路和伏牛山旅游轨道交通,争取郑渝高铁加密车次、释放运能。

发挥航空引领作用,推动南阳机场与新郑国际机场、其他支线机场联动发展,提升现有场址保障服务水平,积极争取机场迁建工程纳入国家有关规划,加快机场选址等前期工作。

畅通航运通道,推进唐白河航道整治工程,规划建设临港经济区,形成豫西南连接长江经济带的便捷水运通道。

完善省际高速公路网,优化市域高速路网布局结构,规划建设淅川至十堰、新野至襄阳、唐河至枣阳、方城至商洛等省际高速公路,畅通G、G、G、G等省际通道出口。加快渑淅高速南阳段建设,争取郑州至南阳、方城至西峡至豫陕界、嵩县至内乡、新野至豫鄂界等项目纳入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深入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建设环丹江口库区旅游公路。

问: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内涵丰富、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加快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市规模能级?

答: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全面开放格局,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做到先摆棋盘后落子,形成纵贯东西、连通南北、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要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在点上形成中心城市和重点经济区,在线上优化支撑城镇布局的设施网络,在面上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立足大城市发展定位,我们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突出“核心带动、县域支撑、城乡融合”,构建“一主一副、两圈两极”的空间格局。

以卧龙区、宛城区、高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卧龙综保区为依托,全力打造中心城区都市区。支持邓州市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加速推进中心城区与官庄工区、鸭河工区、镇平县、社旗县、唐河县快速通道建设,打造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圈。构建以方城县、南召县、内乡县、新野县为主体的中心城区紧密协作圈,培育西峡—淅川和桐柏县两大绿色发展增长极。以快速通道、轻轨云轨、区域间长途公交化等为突破口,加快形成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我们要不断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新城区围绕“满城绿色半城水,宜居宜业活力城”目标,推进高端业态培育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建设商务中心区、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现代商贸物流、康养文旅等高端产业。老城区改造完善、功能疏解、品质提升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卧龙岗文化园5A级景区创建和张衡科技文化园建设,加快医圣祠文化园、范蠡文化园建设和南阳古城保护利用步伐,增强中心城区文化影响力。

推动南阳高新区扩区放权,支持高新区与唐河县等探索飞地经济、伙伴园区合作模式,建设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支持官庄工区以石油化工为重点、鸭河工区以文旅康养为重点,提速提质发展。规划建设西部卧龙综保区产业配套区、王村铁路物流园区、西北部麒麟湖健康养生片区、东北部南阳大学城、东部高铁片区、东南部新机场航空港经济区、南部农产品物流片区等功能区,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实现组团发展。

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的目标定位,为南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厘清了路径。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切实担负起南阳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用活资源、实干巧干,不断提升吸纳集聚力和影响力、竞争力,打造南阳新的经济增长极,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南阳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