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潘河与赵河交汇处的南阳社旗县赊店镇。
地名由来
赊店镇,在清代又有赊旗店、赊旗镇两个有明确史料依据的名称,在晋商大德诚文献资料《行商遗要》中亦被成为赊旗。关于“赊旗”这一名称的来历,民间较为认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被王莽追杀之时,在此赊酒旗起义的说法,但此说法并未有史料证实。
鼎盛时期
两条著名的大河:潘河与赵河,两条河绕城而过环抱着赊店镇。历史上这两条河曾使赊店镇成为“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清代中原著名商埠。现存位于赊店镇北一公里的赊店清代潘河石桥,横跨潘河两岸,桥体长33米,宽6米,高2.5米,25孔,整座石桥均用石条彻筑。是清代赊店商埠的重要驿道,也见证着赊店镇曾经的繁华。
赊店清代潘河石桥赵河风光据史料记载,乾嘉年间(1736~1820年),赊店镇达到鼎盛时期,东南有自江淮而来的船队,似游龙接连不断;西北有从高原陆路而来的马帮车辆,如流水川流不息,满载往返。镇内商业昌盛、市场繁荣,72条街道分行划市相交经营。山货街专营山货;骡马店街则为骡马驮运客商宿店;瓷器街经营各种瓷器,兼营百货、布匹;铜器街则专营铜器;兴隆街为粮行,整日车马塞道等。八大粮行日交易小麦、高粱、玉米、绿豆各10余万公斤,仅“通盛行”每天都有大车400辆、小车20多辆、驴马40多头,挑担1000多人。其中花布行50多家,每天可成交棉花5余万公斤、土布7000余匹;木材行日成交木材1000余立方米、竹竿2.5万余公斤;9家染房中最大一家日染青蓝布300多匹。
赊店酒享誉已久,最兴盛的有永禄美、永隆统、玉泉、光辉、永乐、正兴隆6家酒馆。当时赊店酒已行销冀、秦、鄂、桂、粤等10多个省。镇内酒楼满布,现赊店酒厂的前身就是永禄美酒社。其他如三眼洞、酱菜行、延寿堂、广和堂等药行比比皆是。镇内13家粉行、500多个商号,货堆如山,日进斗金,人喧马嘶,十里有声。兴盛的庙市文化和商业集贸使赊店镇名扬四海。这里整天千帆竞扬,马帮铃响,人声鼎沸,通宵达旦。
到了清乾隆年间,赊店镇已发展成为长三里阔四里的繁华巨镇。药材、白酒、生漆、桐油、竹木、粮食、棉花、布匹、茶叶、食盐等各种物资汇集于此进行贸易、储运,其中尤以药材、茶叶、食盐为大宗。据传,当时单药材月销售量就达5万余公斤,八大粮行日成交粮食20余万公斤。经营有方的晋陕二省商人在此发迹,两省商会共捐白银数百万两,在这里建造了天下一绝的山陕会馆。山陕会馆中至今还保存了5枚清代志石(相当于秤砣),皆在75公斤以上。可见,当时此地商贾做的买卖有多大!市场是何等繁荣!连税收也呈丰收局面———“咸丰年兴榷关,其市岁税常巨万”,成为“地频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巨镇”,与周口镇、道口镇、朱仙镇齐名,成为中原四大商业重镇之一,并享有“天下第一店”的美誉。
山陕会馆山陕会馆“房舍重重依岸开,舟船日日顺河来,马帮铃响丹霞绕,钟灵毓秀惹人爱。”清代嘉庆裕州贡生李栋的诗,再现了赊店镇的繁忙景色。)
赊店镇的衰落
赊店镇的衰落出现在清代后期,这一时期的赊店镇百业怠废,不复往日的辉煌。民国十二年的《重兴山陕会馆碑记》中以一句:“自光绪二十年后,不惟会事不振,而且积弊难返”,简洁描绘了清代后期赊店镇的整体凋敝状况,不仅商业衰落,且难以重兴。赊店镇的衰落时期,往日四面八方汇集来此的商人“日稀近益就衰矣”,昔日南阳盆地规模最大、商业最为繁盛的辉煌集镇风光不再,出现了“若他村别为集,及家头壬子店岁一会聚时过则已无,足迹者其著者惟赊旗店、石桥、瓦店抑又介盛衰之间云”的衰落现象,赊店镇大规模的商业贸易不复存在。
京汉铁路的修建和通车,彻底瓦解了赊店镇的商品转运优势,年末,清政府下令修建卢沟桥和汉口间的铁路,至年四月全线通车;年动工兴建陇海铁路;沟通天津与南京的津浦铁路年通车,以上铁路的开通运行提高了南北交通沟通的速度,改变了以往水陆联运的交通方式,赊店镇失去了在南北交通中的优势地位。
如今的赊店镇
如今赊店镇正大力修复古镇往日的情景,希望能让来往的游客了解到古镇曾经的繁华。
一座赊店镇,半部商业史。文化的魅力永不消散,这些烙上历史印记的文化遗存,正在向世人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