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正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2/8582703.html

“本竹治”,道教“二十四治”之一。壬寅年四月某日,阳光明媚,我骑摩托车前往新津县寻访传说中的“本竹治”。

《云笈七签·第六本竹治》云:“山在蜀州新津县,去成都一百二十五里,山高一千三百丈,上有一水,有香林,在治陌北。有龙穴,地道通峨眉山。上有松,昔郭子声得道处也,后有林竹,西去十五里,通鹤鸣山。前水中常有龙神游戏。治应壁宿,龙门吏人发之,治王五百年。”本竹治所在确切位置,迄无定论。大致位于新津县乌尤寺一带。由于《云笈七签》上“有香林,在治陌北。有龙穴”的记载,而乌尤寺一带,的确有这么一个著名的“香山仙洞”。因此上,本竹治必在“仙洞”附近无疑。

沿着大件路南下,不久,便来到新津县三条河汇聚一处的“三渡水大桥”。据《成都掌故》记载:清末保路运动中,新津县保路同志军首领侯宝斋曾在此据险阻击清军。侯宝斋做过清朝新津县的管带,曾因阻止教案的发生而受到过清廷的表彰且为慈禧太后所知。保路事起,侯宝斋投身保路同志军之组建,走到了清朝的对立面。三渡水一战,侯宝斋切断省府与康藏之间的通讯线路,一度让四川总督赵尔丰首尾难顾。此战以侯宝斋败走邛崃、被同人出卖、为土匪所杀而告终,然其作为一时之豪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我遍询今日新津县的居民,几乎没有几人知道侯宝斋是谁了。这十分令人遗憾和值得深思。人们对历史的遗忘,往往会带来的是历史的重演。

我下到白鹤滩湿地的江边滩涂,举目四望,白荻潇潇,江山襟带。隔岸便是被古人列入中华五十名山之一的修觉山与号称第二都江堰的通济堰。通济堰,汉代名“六水门”。西汉末年,犍为郡功曹朱遵曾在此处抗击过割据称帝的公孙述,且以身殉难。附近邓公场过去曾有“朱遵祠”,今已无遗迹可寻。

朱遵与侯宝斋,其实是一对恰恰构成镜像的人物。二人都处在一个王朝走向覆灭的时期且都作出了自己不同的抉择。朱遵誓死忠于汉朝而坚决抵抗分离割据势力。侯宝斋原本忠于清朝、自动地维护清朝的地方稳定,但最终却走向了清朝的对立面。对一个个体而言,以生命为代价作出抉择总是艰难的,必会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可最终让人作出抉择的因素是什么呢?我想:那一定就是政治哲学之所谓统治的“正当性”问题了。这个问题在平时看似不存在,可到了关键的时候,就会在那些个关键的人物身上发挥作用。

我想:在这白鹤滩湿地、三渡水一带,应当设立祠庙或纪念物,以纪念这两位不应该忘记的历史人物、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那个要命的关乎“正当性”的主题。我于是拿出携带的笔墨,在河岸的水泥墩上题写下了朱遵与侯宝斋的事迹,以便让那些个虚空过往的人们,记住这两个名字。

李野航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