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选自《大码头》年第一期社旗西小街的由来杨中良社旗西小街位于赊店古镇西南城墙外,东靠城墙,西至建设南路,南临赵河河畔,北接西关大街。东西长度约米,路宽5米,因受地形及河道限制,整道街结构由东向西呈“V”字形布局。赊店古镇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埠以来,历经一百多年持续不断的发展,至清乾隆、嘉庆年间达到了鼎盛,商业持续繁荣,经济贸易不断扩大,当时云集了全国十六个省的商贾聚集在此地。在镇中心不足两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常住人口达到了十三万之众,经营产品包括中原土特产,南北方各个种类的货物,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由于人流量非常之大,同时也是江淮沿海等南北各地药材的集散地,这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医药生意的兴盛。在毗邻赊店镇最大最繁忙的后河码头北岸,有一条较早形成的繁华商业街道——关帝庙街。在该街路北开设了一家“仁和堂”眼药店,路北有家以店掌柜命名的杨永先眼药店。店掌柜兼坐堂郎中杨永先祖上数代行医,在治疗眼疾方面有独到之处,专治眼科疾病,且医术高超,药到病除而远近驰名。本地及四乡八方的眼疾患者,甚至百里之外的病人都慕名而来。该店对眼疾患者实行“诊断、取药、治疗、收银”一条龙服务,故求医买药者门庭若市,络绎不绝。杨永先眼药店经过几代行医售药,积累下了巨额财富。于是就在距离古镇最近的城外东南角,原为耕地、菜园处购置土地十八顷(相当于亩),并大兴土木,兴建了一处豪华、宽敞的大型宅院。到了清道光年间,由于朝政腐败,软弱无能,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负担日益加重,激起民怨沸腾,各地民众被迫纷纷起事造反。到了咸丰年间,南方太平天国横扫江南、北方捻军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席卷、纵横北方数省,这也危及到了赊店镇的安全。据《豫军纪略》记载:“咸丰七年,确山匪王党、肖匡起侵县境,县仓促未有备,八月十五日贼至赊旗店,大掠而焚之,蔓延乡村,死伤塞道,遂讹传郡城失守”。此次捻军入侵抢掠,使赊店镇内富商豪绅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也极为惨重,山陕会馆春秋楼及后侧大部分建筑,也在此次捻军的劫掠中被焚毁。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使镇内的富商豪绅们心惊胆颤,恐慌万分,官府也为了自身利益,保其顶戴花翎,更是心急火燎地鞭策、鼓励地方利用民间资金和民力迅速修筑城墙。于是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于咸丰八年(公元年),镇内的各个商社士民等为了保护其生命和财产安全,纷纷捐资募款,成立了“寨局”,主管修建环绕城镇的寨墙,起名“赊店镇安全寨”。寨墙周围全长十八里,城墙内以素土夯实,外部以青条石为基,上部砌以特制的十八斤青砖筑成,高三丈五,厚两丈五,顶面宽一丈三,城墙外沿筑五尺高的掩体围墙,围墙上部建有三尺高,二尺厚,四尺宽的城堞,开九座城门。镇内各商社、神社、社火等组织分别组成防卫队伍,号称“九队”、“十五社”,上城分工把守。在修建城墙时,杨家不愿承担过高的捐资费用,且就征用其购置的土地上要价过高。经多次协商,终因与杨家就征收修建费用和占地费用等问题分歧过大而产生矛盾,无法达成一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钉子户”。城墙遂在修建到该处时向内收缩拐了个弯,把属于杨家的土地及房产留在了城墙外。赊店城垣至咸丰十一年五月建成,从而有效地抵御了张国正、崔二旦等多股土匪及兵祸的入侵。而处于“安全寨”之外,依靠治疗眼疾和售药发家的富商杨家却屡遭劫掠,财产损失严重。杨家追悔莫及,但已无法改变城墙已建成完工的既成事实,想再重新纳入已不可能。为保障自家财产安全,于是主动出资,并组织动员在此处的居民,独自修了一个小土寨,以抵御杆匪的抢劫掠夺,故自取名“西小街”且沿用至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