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我女朋友吧?”

“不做,太老了!”

“哼?”

“我说的是你的车子!”

“那你喜欢啥车?”

“宝马!”

在广东珠海斗门区一个酒吧里,27岁的杨某平狂甩一沓钞票后对19岁的“领舞”欧某展开了攻势。令她惊喜的是,第二天,一辆宝马就停在了自己眼前,顿时芳心大悦。

在外人看来,杨某平是一名“90后青年才俊”。他打理着一些”大项目“,遥控指挥下属,出手阔绰,出入高档酒店、娱乐场所。然而,这一切却被一双冰冷的手铐给画上了句号。他对民警说,“快骗不下去了,捞得也够花了,就想着年底收手呢。”

7月12日,南阳市社旗县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个以“精准扶贫”等为幌子、涉案余万元的特大系列诈骗团伙被端掉,53名“扶贫群主”落网,而杨某平正是“始作俑者”。支撑他过土豪生活的,是全国各地6万多人的“本金”。

赌债毁了幸福生活他打着“扶贫”幌子捞钱

盛夏,一缕缕阳光照射下来,热浪袭人。7月16日,在社旗县看守所里,身穿蓝色马甲、灰色短裤的杨某平戴着手铐,斜靠在一把不锈钢椅子上,表情时而紧张,时而烦躁,时而松懈。这其实是他的“二进宫”,年他曾因赌博被拘留10天。这一次,等待他的却是未知数。

年10月,杨某平出生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逻楼镇乡村,父母都是农民,家境一般,初中辍学后到过不少地方打工。

年结婚后,他选择了离家稍近的南宁市打工,“工地上,啥活都干”。那时,虽然收入不高,但养活一家三口还凑合,他也能感受到平凡的幸福。然而,他却沾染上了赌瘾,原本吃苦耐劳的他变了。年3月,他因赌博已欠下10多万元高利贷,也没了心思打工。

“当时没收入,也没工作,心里琢磨着怎么来钱快。”杨某平说,他听闻一些人利用“精准扶贫”等项目进行诈骗捞钱快,“以前不敢干,现在胆子大了,干这事又不方便找人商量,就从网上搜集一些模板和套路,找来一些‘话术’进行演练。”

在他看来,“捞钱”并不复杂,就是照着搜集到的模板,寻找合适人的聊天,骗取对方信任后,就以某项目名义发展会员,称缴纳会员费就可入会,到时能获取几十万到一百多万的资金,“说白了,就是以高额利益诱惑他们入会,并让会员发展其他会员,从中渔利”。

“干的事总得有人相信,才能捞到钱。”杨某平说,起初尝试了几个“项目”,但碰了一鼻子灰,使他很焦虑。后来,他改变了策略,在网络搜索中,得知“精准扶贫”是国家的重大部署和惠民工程,就想利用这个机会,称能帮助申请扶贫款从而收取保证金、手续费等。

谎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