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湿疹的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611.html

出山店水库清淮移民新村风景如画

苏丹共和国水电部社会事务司司长AbdeIrahmanAbdalaMohamed(右一)考察新郑市新蛮子营移民新村,对河南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帮扶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社旗县马蹬移民村仿真花产销两旺

安阳县善应镇化象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河南日报记者高长岭河南日报通讯员郭安强

核心提示

兴修水库,淹没村庄,库区居民成为移民。中原大地水利移民达万之多,移民如何融入新环境,拓展新生活,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移民工作规范化;创新后期扶持政策,移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加强移民队伍建设,为移民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全省上下以建设“美好移民村”为抓手,实施移民村振兴战略,全力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原更加出彩作出了积极贡献。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司马迁感叹,水之利害,自古而然。兴水利、除水害,是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事。中原大地,长江、黄河、海河、淮河并流,治水兴水任务异常繁重。一部河南发展史,就是一部河南治水史,大禹治水、贾鲁修河、杨贵凿渠的动人故事,在神州大地流传。

修建水利工程,兴建大中型水库,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四水同治”(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的重要措施。为了水利工程建设,大中型水库库区及周边的群众不得不搬离故土,成为水利移民,他们为国家、舍小家,付出了巨大牺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移民是农民中更为特殊的群体,移民生活好不好,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移民后续发展,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河南省是移民大省,目前有移民万人,其中纳入国家后期扶持的移民有万人,小水库移民36万人,人数超过人的移民村有个,河南的移民发展任务尤其繁重而艰巨。

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我省移民群众搬离家乡,重建家园,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为了让移民群众能发展、可致富,省移民办在全省开展“美好移民村”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实施移民乡村振兴战略,一批移民村成为美丽宜居乡村,广大移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大路上昂首阔步,向着美好生活的愿景奋力前行。

1

制度建设:移民发展铺平道路

改革开放以后,我省水利建设走上快车道,大型水利工程接连上马,水利移民不断增加。其中,尤以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最为引人瞩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因淹没影响我省南阳市淅川县土地21.76万亩,搬迁移民16.54万人,安置到省内6个省辖市28个县(市、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工作,全省动员,全社会参与,建设移民新村个,调整生产用地21万亩,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搬迁目标,创造了水利移民奇迹。

去年11月15日,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终验技术验收。验收组认为,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任务已经全部完成,移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提高,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的阶段性目标,社会总体稳定。

通过国家终验技术验收,标志着我省全部完成了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任务,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的阶段性目标,而移民能否实现“能发展、可致富”目标,则是后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后续发展中的难题。

省水利厅副厅长、省移民办主任吕国范辩证分析了移民进入后续发展阶段后,移民工作呈现出“一个不变”和“三个转变”的新特点,“一个不变”是移民工作艰巨繁重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化;“三个转变”是移民工作重心发生了三个阶段性转变,即由集中攻坚向常态工作转变,由直接管理向简政放权转变,由探索试验向精细精准转变。

“年好过,春难熬”。一位基层移民干部说,而移民搬迁就像过年关,移民的后续发展就像熬过荒春一样艰难。轰轰烈烈的集中攻坚行动,转变为细水长流的常态化监管。

移民永续发展需要稳定健全的制度来保障。“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灵魂。”常态的移民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制度保障,让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各地探索出的成功管理经验也迫切需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省移民管理工作的遵循。为加强后扶资金和项目管理,我省先后出台了后扶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后扶项目管理办法,在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和项目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推行阳光政务,把权力关进笼子。省移民办统筹稽查、审计、监测评估等各项监督手段,提出监督成果共享,实现监督效率最大化,完善并整理汇编了征地移民财务管理有关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确保了移民项目、资金和干部安全。

推动基础政策的立法进程。围绕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移民安置立法工作,《河南省实施办法》先后通过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即将以省政府令印发执行,我省移民立法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了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突破。

移民工作任务繁重的基本态势将持续存在,移民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建的大型水库正在搬迁安置移民,出山店水库完成搬迁3.86万人,前坪水库搬迁1.35万人。目前正在组织天池、洛宁、五岳三个抽水蓄能电站征迁工作。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四水同治”动员大会,10项重大水利工程将陆续启动,水利事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保障水利工程顺利组织实施,水利移民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制度框架得到持续完善,不仅为全省移民后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必将为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提供重要遵循。”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说。

2

创新服务:后期扶持持续发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九大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移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则更为突出。移民离开故乡后,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突然改变,生产资源需要重新整合,生活水平暂时受到影响,社会关系需要重新调整。

在移民搬迁之后,全省移民系统就积极实施“强村富民”战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提出实施移民村振兴战略,以“美好移民村”建设为统领,推进移民村振兴,南水北调移民人均收入从搬迁前的元增长到去年的元,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移民安置目标。

在移民后期扶持方面,我省采取多种措施,创新扶持政策,积极支持移民发展,强力推进移民扶持项目,不断改善移民生活。

我省积极创新移民资金使用模式,把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作为集体资金,打捆投向生产项目,将集体项目“蛋糕”做大,移民稳定获取租金收益,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和移民群众资产性收益双赢。

中牟县北沟石井村用移民资金建成奶牛舍和生态莲藕基地,入股企业,每年向移民村分红近50万元;社旗县马蹬村投资的仿真花业、鞋面加工、肉鸡养殖等产业,村集体年收入50余万元。

省移民办联合银行推出“移民贷”产品,利用移民资金设立担保基金,给予移民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为移民创新创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大力扶持移民企业挂牌上新三板、“四板”,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移民发展。目前,全省重点移民村大部分都有了集体收入,个别村集体收入达万元;已有9家移民企业成功在“四板”挂牌。

各地移民部门集中资金持续支持美丽宜居移民村建设。“由于修建石门水库,我们搬迁到了现在的临淇镇南庄村,现在村民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4月9日,林州市临淇镇67岁的移民张陆生说。

林州市移民办近年来连续组织移民扶持项目,加大对南庄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万元硬化村内道路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多盏对村内实施亮化,又投资购买龙爪槐多棵进行村庄绿化。年,南庄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美丽宜居示范村”。

建设“美好移民村”,产业兴旺是基础。叶县昆阳街道办事处圪垱店村通过种植芦笋,近年来移民收入迅速增加。“一亩地芦笋每年纯收入有五六千元,一年大概能挣一二十万块钱。”4月9日,正在地里收获芦笋的王军正说,他种植芦笋40亩,今后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在叶县移民局积极引导下,村里成立了芦笋种植合作社,与芦笋加工公司签订了种植销售合同,公司负责统一技术指导,如果市场低迷,公司以每斤3.5元托底收购,解决了种植风险。如今全村种植芦笋发展到1亩,家家户户种芦笋,本村土地不够用,村民就去邻村流转土地,芦笋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贝。

3

产业振兴:移民村走上致富路

臻头河流过确山县瓦岗镇时,就像“几”字把常庄行政村分成两大部分。在常庄村下游30公里处,就是薄山水库。薄山水库蓄水后,淹没了村里多亩耕地。

常庄村有7个自然村口人,其中户人因水库蓄水成为水利移民。铁佛寺村民组76岁的王书香老人一家就是移民。铁佛寺村内,河两岸安装了木栏杆,沿河的道路干干净净,临河人家的墙绘作品辉映着村落美景。

王书香老人每天沿着河边散步,她的大儿子杨水龙已经56岁,就在村上的温室里忙碌。“各种农业机械和铲车,我都会开,公司每月发工资块钱。”杨水龙说。他说的公司就是驻马店市九清源美丽乡村建设开发公司。

在确山县委、县政府主导下,该公司计划在4平方公里范围内投资6亿元,把常庄村打造成“驻马店-确山-竹沟”旅游带上的明珠。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高效农业科技园、采摘园和栗园餐饮区、观赏区、商业区。

在投资多万元兴建的玻璃温室内,西红柿、辣椒在早春季节,生机勃勃。在臻头河岸上的餐饮区,栗树下17座小木屋已经落成,这些别致的木屋供游客就餐。餐饮区的收入将有20%交给常庄村委,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移民村发展。

“平常过周末,来俺村上玩的人可多了。”王书香说,她从年5月起,每个月可以从九清源公司领到元生活补贴。这是公司为常庄村65岁以上老人发放的生活补助,全村名老人,人人有份。

“我们的基本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常庄村完全变成了生态美丽的宜居宜游乡村。”九清源公司总经理周金钟说,来村上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

像常庄村这样,依托山水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移民村在全省不在少数。省移民办在全省筛选了56个移民乡村旅游试点村,经过大力培育,全省近20个移民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许昌长葛市秋庄村鑫亮源生态旅游园被评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安阳市化象村投资多万元打造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被原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三门峡灵宝市后地村被原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安阳市殷都区英烈村被原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我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有个移民村被定为示范村。

全省各地在扶持移民村发展上,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打造移民品牌。襄城县张庄村被原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灵宝县盘西村的盘龙红梨产业成为全国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红星梨基地;孟津县打造了爱宕梨、软籽石榴等8大移民果蔬产业基地,并注册“黄河移民”商标,形成产、供、销一体的移民产业服务体系。

“原来我们这山坡地种小麦亩产一二百斤,每亩地收入不足块钱,现在各家各户都种软籽石榴,每亩地收入超过了两万块钱。”孟津县小浪底镇石门村党支部书记荆进说,全村目前发展软籽石榴多亩,户村民中有多户购买了小轿车。

4

党建引领:移民村庄党旗飘扬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为顺利实施移民村振兴战略,必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移民干部队伍。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为建设强有力的移民干部队伍,全省移民系统开展了“四比四化五提升”活动,即移民干部职工比学习、比奉献、比创新、比绩效,移民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超前化、精准化,全系统上下要提升责任担当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务实重干意识、统筹协调意识、遵纪守规意识,通过活动的持续开展,我省移民系统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能持续提升。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好移民村基层党建工作,对于移民村发展十分关键。孟津县小浪底镇石门村的党支部,在移民村发展中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

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选好项目。省林业专家到孟津县小浪底镇石门村授课,软籽石榴进入村民视野。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代表前往荥阳学习后,决定发展软籽石榴。有群众担心,苹果五六块钱一斤还不好卖,软籽石榴一斤卖十来块钱,谁要啊?党支部针对村民疑虑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9年,石门村第一次种下5万棵石榴树苗,想不到天气持续严寒,树苗全部冻死。迎头打击让不少村民心灰意冷,种石榴的热情顿时消散。村党支部认真研究后,决定由党员干部带头,继续种植软籽石榴,把冻死的树苗砍掉,树根冻坏的重新补栽。到年,石榴挂果,每亩地产石榴0斤,毛收入3万元,大家种石榴的热情一下子高昂起来。

看到村党支部一班人组织村民学技术、跑市场,日夜操劳,无怨无悔,给村庄带来了巨大变化,年轻人纷纷向党组织靠拢。“我也要入党,像村党支部的党员一样,为大家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今年31岁的陈栋栋最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年前入了党。

党支部委员不仅自己致富能力强,带动村民致富能力也要强。在林州市临淇镇南庄村,全村从事建筑业的老板有30多位,其中不少党员表现尤其突出。全村七八百名村民跟着他们走南闯北搞建筑,其中有多名在境外就业,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每年劳动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党员致富后,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还主动回报乡亲。党员王栓学年到去年年底,14次为南庄村公益事业捐款65万元,党员张宝仓捐款61.3万元。

新郑市薛店镇观沟村移民来自渠首淅川,村上由共产党员牵头成立民事调解委员会,积极化解邻里纠纷,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多年来,村民邻里和睦,没有发生一起治安事件。

“乡村振兴不仅要求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还要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观沟村文书李红军说,村上还经常组织好儿媳、好婆婆评比,村民生活富裕了,孝敬老人的生动事迹也越来越多。

“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各级党组织要做坚强堡垒,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在前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正才说。

在党组织带领下,移民村基层治理逐渐完善。我省积极探索移民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起村党支部领导、“两委”主导、“三会”(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协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法制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激活了村级社会治理细胞,移民村治理更加有效。

从太行山下,到淮河之滨,从山明水秀的库区周边,到紧邻都市的移民新村,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村头高高飘扬。

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移民系统积极实施移民村振兴战略,推进美好移民村建设,移民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后期扶持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产业扶持措施扎实有力,广大移民初步实现了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收入稳步提高,移民群众日子越来越红火,移民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了前列。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省水利移民干部将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奋力谱写新时代全省移民美好生活的壮歌,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出新的力量。

本版图片均由省移民办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