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三国时期诸葛亮“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以图中原之策,今有襄阳、洛阳、南阳三地频繁互动、融合紧密、共谋发展之路。

7月25日,南阳市党政代表团南下襄阳考察,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共同出席座谈会,共商两地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步跨越,在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携手共进。会上,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与南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薄学斌分别介绍襄阳、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两地签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框架性合作协议。

8月2日至3日,由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率领的襄阳党政代表团,在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的陪同下,到洛阳市考察学习。

8月3日至4日,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襄阳市长王太晖又率领襄阳党政代表团一行,在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的陪同下,到南阳考察学习,双方签订了协同发展框架协议,高水平打造协作联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其实,襄阳和南阳两地一直存在隆中之争,还有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南阳挣钱襄阳花”,而襄阳和洛阳之间一直是中部地区非省会龙头城市的竞争对手,之前一直是洛阳领先,去年襄阳超过洛阳坐上中部地区非省会龙头城市交椅。

但如今,新时代的襄、宛、洛已不再是三国之争的焦点。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三地之间交通便捷、产业相融、往来频繁,荆楚和中原两大地缘板块被紧密联系在一起,三地发展正呈现“三阳开泰”的格局。

湖北年GDP前三城市

河南年GDP前三城市

襄阳,湖北省辖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年12月更名为襄阳市。辖3个区(襄州、襄城、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现辖7县7区,13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2家为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4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亿元、同比增长3%。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有多年文明史、多年城市史、多年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现辖2行政市辖区、4个开发区、11个县(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年),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辖宛城区、卧龙区、南召县、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邓州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秋实之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