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阳市将投资余万元,在“三馆一院”建设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在全市开展“非遗”点亮乡村工作等。这是记者8月2日从南阳市政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专题协商会上获悉的信息。
南阳“非遗”灿若繁星
南阳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山水如画,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世代繁衍生息于此的祖辈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年起,南阳市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对全市“非遗”进行了全面普查。目前,南阳市已形成了完备的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据统计,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55项,市级“非遗”项目项,县级“非遗”项目项;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名,省级“非遗”传承人68名,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南阳国家级“非遗”项目,居全省第一。
作为“南阳三宝”之二,南阳玉雕和南阳烙画,是南阳市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南阳玉雕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市玉雕从业人员30多万人,玉类加工户1.5万余家,年产值多亿元,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基地和贸易集散地。
南阳烙画被誉为“艺林一绝”。南阳市烙画厂现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以及直接从事烙画创作的人员50余人。南阳烙画巧妙地把中西绘画的各种表现手法和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精美典雅,颇具欣赏和收藏价值,产品远销各地。
“非遗”保护传承今年这样做
推进“非遗”馆建设。南阳市将投资余万元,在“三馆一院”建设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当前,在文化馆B座二楼运用现代先进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已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示平台。同时积极扶持专题馆。目前,镇平玉雕、医圣祠、南阳烙画厂等,已成为聚集人气的重要文化传播场所,也是展示南阳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
开展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46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积极参加省和国家组织的展演活动。通过展演展示,传播了南阳文化,提升了南阳影响力。
启动“非遗”点亮乡村工作。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今年,市文广旅局在全市开展了“非遗”点亮乡村工作。6月,南阳市非遗点亮乡村工作现场会在社旗县召开,目前全市“非遗”点亮乡村工作正持续推进。
启动“致敬传承人”“发现传家宝留住老手艺”等活动,探索“非遗+”模式,推进“盘古祭”、“四圣祭”、中医药等文化品牌,助力南阳城市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推进优秀“非遗”项目进驻高校,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平台。
专家支招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做好非遗保护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小非遗,大学问,小项目,大产业。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让百姓体验非遗之美,让非遗为南阳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南阳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刘东阳说,南阳“非遗”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南阳人民的物质宝库。探索用产业化发展助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盘活文化资源,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使非遗永葆生机。
就如何走好南阳非遗新时代传承路,南阳市烙画厂厂长、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哲认为,非遗传承人要深植基层生活,从多彩生活中找灵感,创作出更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有深度、有高度的好作品。烙画厂创作的月季系列、伏牛山水系列等作品因取材本地,接地气,特别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同时,非遗传承人要与时代同步,大胆切入新时代主流题材创作。烙画厂近年创作的反映党史学习教育题材的《不忘初心》、以抗疫为题材的《生命的阳光》,以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精神面貌为题材的《移民精神家国情怀》等烙画作品,均是在这种创作思想下的成功实践。
“开展汉画和唐河传拓技艺进中小学课堂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受非遗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网络教学,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南阳汉画,了解和学习神秘的传拓技艺。”省级非遗传拓技艺(唐河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方清亮,多年来带着汉画和拓板、拓包,足迹遍及北京、西安、香港、澳门等30多座城市,进行古代画像石、碑文等历史遗迹的拓片和传拓技艺交流;与南阳汉画、唐河传拓技艺一道,一次次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为宣传南阳汉画像石和南阳历史文化名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就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邓州市政协主席李悦旭认为,要加强对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才招揽与培训机制,为非遗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产业化运作非遗项目,政府对适合生产开发的非遗项目,加大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扶持。比如邓瓷、黄酒等涉及多个县(市),市里应统一规划开发利用,形成统一品牌,做大做强非遗产业。建设非遗展览区、非遗旅游景点等,进行商业开发,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互联网时代,南阳非遗如何火起来?市政协委员,南阳曲剧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国家一级演员郝士强认为,要让南阳非遗火起来,就要保持鲜活的内容,采取鲜活的形式,用足“+”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非遗”魅力。通过“非遗”+活动、“非遗”+集市、“非遗”+直播等,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多措并举,把非遗品牌的产品价值充分展现出来,让南阳非遗项目火起来。
“作为地方高校,大力培育区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南阳师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美术与书法教研室主任张成良认为,高校应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展相关的地域文化课程,聘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民间艺术资源融入校园中。(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机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