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一大早,在社旗县朱集镇纯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内,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碌:把品相饱满、大小基本一致的红薯5斤一箱装好,贴上物流单,准备运到物流公司,按照网上订单发往郑州、广西、内蒙古、深圳等地。
“这是冀薯23,俗称‘西瓜红’。”公司经理朱保存告诉记者:“下午物流车就到了,四点必须装车运走。”
朱集镇地处南阳“东大岗”,属于岗丘薄地,种其他庄稼广种薄收,但种红薯却是高产优质。这里的红薯因为水分少、香甜可口,渐成品牌,但是由于销路有限,处于有市无价的尴尬境地。
“以前一斤只有两三毛钱,现在一斤能卖到将近3元,以前是坐地求购,现在是远销全国。这都是电子商务搭的桥,也打开了我在家乡创业的一扇门。”朱保存一边指导工人装箱、贴单,一边和记者拉话。
年,朱保存到济南打工。离家远,收入又不高,不甘平庸的朱保存决定回乡创业。朱集镇有红薯种植传统,朱保存就顺势发展红薯产业,先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年,摸爬滚打几年的朱保存成立了河南省社旗县纯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红薯粉条。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朱保存越来越感觉遇到了瓶颈。公司规模上不去,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今年3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朱保存结识了南阳淘美电商总经理吕增宝。对电商深入了解后,朱保存茅塞顿开:不给自己的产品加上电商的“翅膀”,它咋能飞的高、飞的远?朱保存马上与吕增宝签订合作协议,借助淘美电商的网络销售渠道,在阿里巴巴、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网络平台上积极推销自己的纯红薯粉丝。“以前业务量上不去,通过淘美电商在网上运作推广后,我的粉丝上线当天销量就突破了单!”朱保存这会儿说起来还在激动。
这几天,合作社的红薯能上市了。昨天在网上推广了一个小时,订单就达到多单。这下可忙坏了朱保存:去村里找工人,到地里出红薯,和买家谈价钱,教工人分拣装箱……“现在个工人都不够用,还想着尽量多用贫困户,我忙的脚打锣一样到处跑。”朱保存说:“工人里边有将近60名贫困户,平均一天60元,要是加班的话一天差不多能挣元。”
下一步,朱保存打算深入学习网络销售知识,成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公司,在该县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开一家实体店,将本地的红薯资源整合起来。“我准备注册商标,亮出品牌,通过线上销售真正实现本地红薯大批量走向全国。”(王章成)
社旗消息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