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贫穷并不光荣,脱贫才光荣,俺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解决了俺们的后顾之忧,给了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环境,俺们脱贫光荣”在河南省社旗县朱集镇袁老庄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面对围坐在一起的群众,刚刚领了元合作社受益的贫困户刘云碧乐的合不拢嘴,如是说。

顶层设计,完善智志双扶建设,设立“初心屋”,实现物质奖励与群众生活需求的精准对接。社旗县设立的“初心屋”,是对综合表现好的贫困户、一般农户以及评选出来的“好公婆”“好媳妇”“先进党员”“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给以物质奖励,引导更多的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实现群众精神风貌和户容户貌的有效提升。为方便群众领取奖品,社旗县“初心屋”大多设在行政村附近超市,获奖群众凭“积分卡”兑换奖品、商品。年5月份以来,社旗县已建成“初心屋”个,投放奖品价值多万元,配套设施投入余万元,“初心屋”内设置党建、脱贫攻坚、法治、廉政、环保、信访、移风易俗、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多块余平方米。

开展“两评”,实现村民自治与农户自觉提升素养的良性互动。社旗县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一方面用足用活扶贫政策,把各村的党员、“公益岗”人员充实到“两评”组织,即,“进步贫困户”评选委员会、农户环境卫生评比理事会,保证了“两评”组织的代表性,评选、评比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以“讲讲我的**故事”为载体,公平、公正、公开开展“进步贫困户”评选、每月主题评选和以入户检查为手段的农户环境卫生评比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进步贫困户”评选活动;每月开展好媳妇、优秀人民监督员、致富能手、拥军模范、遵纪守法户、节能环保户、移风易俗先进户等主题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周五下午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一次“农户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各类先进典型评选余场次、农户环境卫生评比1万余场次。

制作“四榜”,实现精神激励与弘扬清正乡风民风的同频共振。社旗县在各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和自然村内显著位置制作“贫困户红黑榜”和“农户环境卫生红黑榜”,将评选(评比)产生的“进步贫困户”“退步贫困户”和“环境卫生先进户”“环境卫生落后户”分别在红黑榜进行公布,每月主题评选的先进典型公布在“进步贫困户”红榜内,接受群众监督。自然村评选产生的各类先进典型分别公布到自然村“四榜”中,并按一定比例参加行政村层面的评选表彰活动。行政村每月召开一次评选表彰大会。大会按照“五个一工作法”开展,即:开展一次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一次涉农培训活动、开展一次抢答扶贫知识或涉农政策活动、开展一次以“讲讲我的脱贫故事”为形式的评选活动、开展一次颁奖活动,为先进典型披上红绶带,戴上大红花,发放“积分卡”。制作“四榜”为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对落后户给予了鞭策,在全县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年以来,全县共设立“四榜”近0块,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10万多人(次)。

普及技能培训,实现培训资源与“双业”攻坚的科学链接。为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强扶贫“造血”能力,社旗县出台了《社旗县产业扶贫暂行办法》《社旗县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由人社部门等部门牵头,采取政府补贴、奖励等办法,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把行政村每月召开的评选表彰大会作为培训基地和培训学校,依托带贫企业、社会培训机构,扎实开展种植、养殖、家政、维修、餐饮、电商等技术技能、创业就业培训,有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本实现应训尽训,为全县“双业”攻坚工作有效推进奠定了基础。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场次,参加培训人次,新增稳定就业人,安置公益岗位人。全县“蔬菜、中药材、林果”三大扶贫主导产业总面积达到25万亩,累计带动贫困户户次;累计发放产业补助资金1万元,受益贫困户户次。

抓好宣传教育,实现氛围营造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正向传导。社旗县多管齐下推进脱贫攻坚宣传氛围营造工作。公益广告入驻“三条道”。在交通干道、要道、街道统一、规范设立公益广告余块,文化长廊余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开展“两个一批”评选。共评选出刘双、郭红群等一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和郭存、崔荣克等一批扶贫干部先进典型。务实推进“三下乡”活动。创作了《春暖花开时》《第一书记》等10多个与扶贫扶志有关文艺节目,通过“三下乡”活动让群众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政策,受到教育。四是村级阵地宣传氛围营造实现“十个一”。“十个一”,即,一面“扶贫政策明白墙”、一幅脱贫攻坚示意图、一个意见箱等,已经达到标准的行政村有个。五是乡风民约筑起道德屏障。以“一约四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年以来,全县成立“一约四会”组织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

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说,社旗县创新工作方法,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创新推广“一设两评四榜”扶志模式,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参与就业的内生动力。(社旗县委宣传部郭建刚常雍馨供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