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城市走过,人潮熙熙攘攘,夜空喧嚣着,上演着人间烟火的不夜天。梦里多想回到那方山间,山野清泉,湖光潋滟,云海沉沉,星月澄碧,清风吹拂着溪涧的枫叶松柏,划过无痕的大水笛,幽幽潺潺,竹叶敲打着竹叶,明月躺过惶篱幽菊的庭院,箫声琴瑟在空谷里回荡,缭绕的紫气漫过云外九霄;于寂静处,梵音菩提根,玄妙自然,于幽幽南山下,他荷锄戴月,欣喜与诗书为伴,安稳现世,将重担化为水墨丹青的字,在岁月静好里细品着田园的牧歌。
张云振,男,汉族,年11月出生,河南社旗人,南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师从著名书法家张存世先生,现为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理事,社旗县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社旗兰亭书社副社长。趁着初夏时光,我们专程驱车来到社旗县李店镇栗盘村拜访张老师,沿途风景迷人,一望无边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随风如波浪向面而来,它们舒展自如,共舞一曲生命向上的轻舞飞扬。
正行中我们看到田间小路旁有一个人向我们招手示意,他头戴一顶草帽,身穿白色T恤、灰裤子、布鞋,同行的嵩山先生说:“这就是张云振老师”。在张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穿过乡间土路,来到了他的居所,大眼看去这座乡间小院与周围的的民宅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推开们一看却别有洞天,墙上书案上满屋都是书法艺术作品,墨香便随之而来,随后我和张老师便聊了起来,在他的世界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农民书法企业家的情怀。
在张老师的荣誉柜里,一张工整俊秀的钢笔字深深吸引住了我。他说,这是自己初中时写的字,一直珍存着留个纪念,自幼出生在农村,因家中姐妹多,父母无力供养继续上学,为给家里减轻负担,一直品学兼优对知识渴望浓深的他,无奈念完初中,便辍学在家务农,不甘平凡的力量和灵活的商业头脑指引着他不断开启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高峰。
在乡下,他发现村里的人们经常将收获的粮食送到远处镇子上去磨面,路程远十分艰难,于是他便想着如果自己开一个磨面坊,不仅能方便家里而且还能让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来磨面,说干就干,东拼西凑终于将本钱找好,于是开始购买工具接着就营业了,果不其然来磨面的人十分多没多久就还完了借款开始盈余;赚了钱他又发现搞运输很不错,于是将所有的资金都用来购买交通工具,这一干就是七八年,之后又开始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直到现在。期间三十余载,沐风栉雨,在田园里牧歌,始终未曾忘记心中的诗书,不管再忙再累都要写字作诗,以此调节自我汲取新的前进力量。
逾越天命之年的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对于学习却执着至深。在一次企业面临资金链危机的情况下,他多次贷款无果后,便静心坐下用工整的书法笔迹写下一封自述信,在信中他这样写道:“曾经年少爱做梦一心只想往高飞,可命运主宰事事无为日子过的挺累。繁华的都市并非我想像的那么完美,生活的节奏被拥挤的人群紧紧包围,机车的拥随,霓虹灯下的陶醉,吸引了更多年轻人遥遥欲追。自由的环境我选择了在农村发挥,那两年猪价低迷让很多养殖户都负债累累,成功在于熬总有赢亏,失败就想逃半途而废。时光的轮回奠定了友谊的珍贵,半生的磋砣总想有个好的结尾。做人难做事业更难究竟靠谁?朋友之间的情意是我心中的堡垒,困难时伸出援手以解燃眉,待事业有成与君同坐畅饮一杯!”正是这封朴实感人的信解决了燃眉之急,事后他感叹道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啊!
朴素大方、爽朗,诚信有爱是他身上的特点。我们说字如其人,文心亦是人之品行也。张云振老师终日在闲暇之余便沉浸于文墨诗文之中,养德修心。在田园里笔耕不辍用洒脱的心书写着,几十载风雨兼程,在商业上他思路清晰,灵活实干,聚其优厚的家资,在艺术上他谦和爱学,其书法技巧娴熟,诗歌为文有生命力,皆源于他人格魅力的彰显。
为什么眷恋,只因爱的深沉。从小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他的经历,鉴于此,他一直十分热心公益事业,立志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身边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所以经常参加爱心活动,不仅在物质上资助有困难的孩子,能够让他们继续得以学习,而且还时常参与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孩子讲授书法文化知识,让孩子懂得文学艺术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快乐成长;除此之外每年他还写几百幅作品送给生养他的父老乡亲,遇见身边经济拮据的人总会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我们说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张先生也深得其道,在红尘中修炼,在帮助他人中竭取砥砺前行的力量,让自我世界里的阳光闪耀,孩子的眼神,老人的热泪他始终不会忘怀,古道、山间、湖水、人间的静美多姿,皆在他的梦中的荡漾。大千世界,日新月异,学习乃永无止境,只有修为越高的人,心灵才能越洁净,身心越洁净的人思维也就越极致而有深度,谓之心底无私天地宽。
他在最近的诗作中这样写道:“我不去想会怎样结束?既然幕已经拉开就要愉快地演出。既然玫瑰花已开在身边,就要尽情地吸收甘露。既然小船已经离了岸,哪怕驶向荒岛也不会孤独。既然已在荆棘中前行,就不必害怕毒蛇与猛虎。中秋圆月逢秋雨箫色,不用去担心冬天的冷酷。灵魂从来不想升上天空,时刻准备被世俗所放逐。当整个剧场已空无一人,我和你微笑走来对人生作最后的谢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张云振老师亦得其法。在乡土间发展企业,耕读诗书,他常拥有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在乡间细品烟火人生,将感悟幻化为文字和书法艺术,以此来慰藉前行中的灵魂。
对话张云振
记者:这么多年执着于书法艺术,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吗?
张云振:我觉得学习书法,确实离不开坚持二字。需要有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它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你即时一辈子都用来学习书法,也不可能达到书法境界的顶峰,艺无止境,实在需要去学习一生。
记者:人常说字如其人,您是怎样理解的?
张云振:我个人认为字如其人和相由心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字在某一方面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经常写草书的人一般比较洒脱,擅长楷书的人一般就比较严谨。不管哪种字体,都需要和笔墨打交道,临帖写字都需要静下心去创作,也需要沉淀下来,只要耐得住寂寞那么也就有助于性格的完善。
记者:我看到您书柜里都是满满的荣誉,您是怎样看这些奖状呢?
张云振: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最重要的就是把字写好。至于那些荣誉,我觉得只是学习路上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不能时刻带着那些光环而沾沾自喜,需要更加勤勉和自省,才能不断的进步。
记者:书法需要传承和发扬,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云振:要写好书法,就必须要在继承古代先贤的智慧上下功夫,一定要传承好他们的精华,毕竟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只有站在古人大家的肩膀上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发扬,就像盖楼一样根基不稳则无法抵达高度。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魅力中国全媒体(本刊特约主笔/贾玉森图/郑嵩山王思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