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重点在产业,关键在就业。”社旗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荣印介绍,走好“产业+就业”的扶贫路子,带来了“两业”的共融互促、相得益彰,实现了产业带动就业、就业激活产业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在基地干活,只要肯下力,一天能挣多元。”金秋十月,风清气爽,位于饶良镇的润辉农业有限公司供港蔬菜基地绿意盎然、一派繁忙,来自黄桥村50多岁的王凤玲手脚麻利,有说有笑地和大家伙儿一块采摘、分拣蔬菜,幸福和满足写满双颊,“是产业发展让俺端上了增收‘铁饭碗’。”产业是脱贫之基、强县之本、致富之源。社旗县持续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按照“全力抓脱贫,重点抓产业,关键抓精准,核心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特色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在产业扶贫方面,该县专门成立农业扶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政府扶持、龙头带贫”的发展思路,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和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四跟四走四集”原则,以绿色、有机为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培育、基地建设、带贫减贫为重点,紧密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确立了“蔬菜、中药材、林果、畜牧”四大扶贫主导产业;同时,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打破镇村行政区划,坚持成果各乡镇共享,培育壮大了满义蔬菜、安菜达蔬菜、仲景艾草、卓和林果、金构农牧等11个县级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6个牧原集团“百场千万”工程项目,扶贫产业总面积达到25.64万亩,实现了对1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业扶贫大格局。同时,该县还出台了《发展壮大农业扶贫产业的实施意见》《产业就业扶贫奖扶暂行办法》《农业扶贫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认证扶持验收奖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做到对贫困户、参与带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带贫企业的政策上支持、项目上倾斜、资金上扶持。依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灵活采取转移就业、土地入股、返租倒包、订单收购、托管经营、股份帮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全县各类扶贫产业累计带动贫困户6万余户次。种树种花种风景,种菜种药种财富,让贫困家庭一度沉睡的土地、劳动力和自然风光等要素“活”了起来,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贫困群众在家门口铺就了致富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持续提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该县强力推进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强力推进组织劳务输出、吸纳本地务工、扶持返乡创业、安置扶贫公益岗位“四个优先”,持续增强贫困群众发展后劲。依托带贫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实现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应训尽训;积极与发达地区开展劳务合作,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设置保洁员、护林员、护理员等扶贫公益岗位,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对实现稳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依据务工收入情况发放就业奖补,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就业,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共人,已全部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人,就近就业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人,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人,利用再就业资金设置公益岗个,利用县级整合资金设置公益岗位个,自主外出务工人;健全“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建立县乡村金融扶贫服务组织,全县评级授信贫困户户,累计安排风险补偿金万元,围绕发展产业的贫困群众和参与带贫的市场主体,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2.12亿元,受益贫困户户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