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通讯员曹爽武砚斐“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倾心帮扶,只要勤劳肯干,日子一定会过的越来越好”社旗县惠金巧自信满满的说。南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卢千超作为惠金巧家的帮扶人,对她的遭遇非常同情,对她的自卑更为担心。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为了帮助她走出困境,卢千超多次到家中走访,为她讲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其解决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困难,鼓励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卢千超的关心和帮助下,惠金巧如拨云见日,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他痛下决心,今后一定要鼓起生活的勇气,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就这样,柔弱的她用勇敢和坚韧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惠金巧是社旗县李店镇王庄村丁杜庄的一户贫困户,公公、叔叔身患帕金森症,母亲肺部良性肿瘤,丈夫患有心脏病,都需长期治疗用药,经济开销很大。更为不幸的是小女儿刚出生6个月时即被查出患有中耳胆脂瘤合并并发症,孩子因为这个病,做了很多次手术,累计支出医疗费有十五、六万,这使得本就毫无风险抵抗能力的普通农家,变得越发穷困潦倒了。鉴于她家的实际困难,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的惠金巧万念俱灰,整日碌碌无为,精神萎靡不振,很少与人说话,走到哪里都感觉自己比别人矮一截。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驻村同志的细心引导和精准帮扶下,惠金巧逐渐从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向花生、西瓜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发展,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医疗报销、大病救助、特困供养等扶贫优惠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减轻了其家庭负担。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自己勤劳苦干,年惠金巧一家顺利脱贫。现在的惠金巧一家,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年收入平均增加两万元以上;通过养殖禽类,年增收元以上;丈夫杨岗生身体条件有所改善,外出打点零工,也能贴补家用;而惠金巧自己在农闲之余销售洗涤用品、取暖炭炉等商品发展副业,也增加了不少收入;就连尚未毕业的儿子,也筹划着学得一技之长,为家庭减轻负担……如今,走进惠金巧的家里,虽不算富裕,但收拾的干净整洁,全家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惠金巧精打细算,撙节裁度,量入为出,照顾起一家老小,将日子计划的有条不紊,将生活打理的井然有序。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充满希望,脱贫之后的惠金巧用朴实的话语诠释着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憧憬。而惠金巧的脱贫故事只是该县“志智双扶”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来,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社旗县创新推出了扶贫扶志“初心屋”,吹响了以“一设两评四榜”为重点的扶志工作与文明创建助力脱贫攻坚“集结号”。“一设”即开设“初心屋”,对综合表现好的贫困户、一般农户及评选出来的“好婆婆”“好媳妇”“先进党员”“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都可以凭“积分卡”在初心屋免费兑换奖品;“两评”即坚持村民自治原则进行“进步贫困户”评选(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专门评选委员会,以讲讲我的脱贫故事为载体,针对贫困户每季度评选一次)和农户环境卫生评比(以自然村为单位,由评比理事会针对所有农户每月评比一次),对评选出的先进户集中表彰,带上大红花,登上主席台,发放积分卡;“四榜”即贫困户进步退步(红黑)榜和农户环境卫生先进落后(红黑)榜。通过近两年的创新实践,将“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被广泛激活、汇聚升腾,“等靠要”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淡化,群众的脱贫渴望逐渐演变成增收致富的原动力。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初心屋”个,接受社会捐助,常备生活用品作为奖品,设置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多块余平方米;累计开展评选评比活动余次、讲评会故事会余场次;制作“红黑榜”余块,公示评选评比结果余次。如今,“脱贫光荣、安贫可耻”的理念深入人心,比学赶超勤劳干,战贫斗困奔小康,社旗处处涌动着贫困户主动申请脱贫“摘帽”的热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