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铁匠铺的记忆会很深。那时候每每路过乡村或街巷里的铁匠铺,听到里面传来那有节奏的打铁声,就忍不住多看一眼。一件普通的铁块儿,在打铁师傅的手中几经锤打,总是能变出各种各样人们需要的生活用品。

那时,铁匠是老百姓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生产线远远超过传统手工的速度,铁匠铺和铁匠也随之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不过在社旗县赊店古镇,百年老字号“万聚炉”铁器作坊仍在坚守着那盘打铁炉。

走在赊店古镇上,经过修葺古街道古色古香。太平街紧临镇东的潘河大堤,与其他街相比这条街偏了一些,旧了一点,百年老字号“万聚炉”的打铁炉就在这条街上。

说起“万聚炉”的历史,据说始于清朝末期,由张氏刀具的第二代、第三代传人张成林和张星聚创立,取其名字中的“万”和“聚”而得名。张金山是“万聚炉”的第四代传人,主要打造刀具。他曾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对锻造技术加以革新,生产的刀具刀口锋利、经久耐用,深受当地群众青睐。后来张金山的名字也成了张家刀具的商标。

从太平街北头进入,没走多远就听到一阵“哐哐哐”声。当地人说,铁匠铺现在也用电动工具了,这声音是电动锻压锤打铁的声音。

循着声音我们很容易找到了张金山家的铁匠铺。张金山老人已于一年前离世,接待我们的是“万聚炉”第五代传人张富国。他是张金山的二儿子,今年已58岁。

“以前镇上铁匠铺有好几家,有的擅长打农具、有的擅长打厨具,我家主打刀具。儿时家里有五盘炉子,打出的刀具常常供不应求。”说着,张富国拿起铁铗翻动着炉子上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一串叮当响,那铁块就被砸成了坯子。

铁匠铺在太平街一棵古槐树下,低矮的石棉瓦房,不足十平方米。墙壁,炉子、室内设备全都是铁一样的黑色,以至于在大白天,也需要开灯才能看清这个操作间的真容。墙上挂着现在已很少见的铁叉、扁担钩、柴刀、镰刀,落满了灰。随行的社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银鹏说:“这可是农耕时代的见证啊,保存下来,将来可是宝贝。”

张富国笑说,现在农民种地都是机械化了,打的农具都闲置了,他也很久没做了,现在主要做的就是菜刀之类的家用刀具。

鼓风机代替了原来的手拉风箱,狠劲地吹风,炉子里蹿起的火苗映红了铁匠的脸。张富国夹了一块长方形的铁料放在炉子里烧。铁块烧至通红,用铁铗快速夹至大铁墩上,电动锻压锤开关一踩,一番捶打,一串叮当声响,那铁块就被砸成了张富国理想的铁器坯子。

老话儿讲“好钢用到刀刃上”,张金山刀具使用二三十年依然能保持坚韧锋利,这中间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在刀刃上夹钢。而把两块不同的“铁”锻造在一起需要很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何时夹钢,在炉里烧多久,烧到何种程度,夹多少钢,张富国不愿多说,可能这就是不能外传的真经了。

第六代传人:“绝活”不能变“绝唱”

每打好一件刀具,张富国都会印上自己家的号“张金山”。他说,这就是“质保承诺”,童叟无欺。

说起张金山刀,社旗县赊店镇西小街居民沈向东说,自己家就有一把张金山刀,是年搬家时同事送的,没有现在的不锈钢刀好看,有点黑,有点笨,但锋利又耐用,家里只要是剁鸡子、砍骨头必定会用张金山刀。不少社旗人和老沈一样,对张金山刀情有独钟。

张金山刀声名远扬,但在张氏家族中,张富国兄弟五个只有两人还在打铁,第六代传人中,也只剩侄子张文浩1人继承了这个手艺。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以前打铁是为了照顾一家老小的温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长大了有更好的职业,一般都不会再回来打铁了。以后会怎么样,这个手艺会不会失传,还能走多远,还真得想想了。”张富国若有所思地说。

在赊店镇满是历史遗迹的瓷器街上,“万聚炉”这个百年老店处在其中,实在不怎么显眼。现在这里既是一个店也是一个博物馆。除了经营刀具之外,曾经的老铡、风箱、锵子,现在都搬到店里成了展品。张文浩接管了老店,对于打铁这门传统手工艺如何传承下去,这个29岁的年轻人其实早就想过,不再追求小作坊式的生产,不屑只能顾住温饱的生产规模,他想在保留祖上的传统手艺基础上有所创新,广收门徒,让这门传统手工艺不仅不成“绝唱”,还要在他这一代大放异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