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网络,信息闭塞,交通更是非常不便的时代,他们怎么做生意的呢?古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弥补了这些不足。

会馆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山陕会馆连接了山西和陕西两地而商贾,精巧的建筑,满布精湛的雕刻,这座宫殿是建筑在清明时代,陕西和山西的两帮商贾,秦商和晋商在这里聚集,互通有无。山陕会馆团结了两地商人,各个行业的商人在这里交换商业情报,维护大家的商业利益,帮助同乡,处理商业纠纷,调解,审理,比之现在的商业内的恶意竞争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虽然现在经济发达,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各地的商业行情不在是秘密,但是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以损坏他人利益来给自己创造更大的利益为主要方式的竞争手段。小编欣赏古人做生意的底线。

在将近五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山西陕西两地的商人从最开始的售卖盐,扩张到后来的米,面,粮,油,药材,茶叶,衣食住行各个行业的商人都能在当时雄踞一方,甚至到后来出口贸易,国内的商品远销临近国家,引发了一阵阵的经济浪潮。当时流行一句话“无西不成商”,可见当时山陕商人的地位。

社旗山陕会馆位于今天的南阳市社旗县,关内供奉关羽泥塑像,提醒商人们重诺守信社旗会馆前面是巨大的“三龙戏珠”浮雕照壁,华丽富贵,当时照壁是富贵院落中的标配,这里的照壁高20米,宽可以达到13米,是以北京“九龙壁”为蓝本仿制的。

主楼的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两座楼都是用16跟粗大的圆木柱制成,东侧为钟楼,楼上一口大钟悬挂于楼顶,西侧为鼓楼,楼上大大的圆鼓架在楼顶。正殿就是会馆的中心,楼高34米。

社旗山峡会馆在同治八年开始建造,直到光绪二十年才算竣工,当时所耗费的银子可以买万斤的大米,4米多高的高台之上建设大殿,巍峨高耸,后殿的暖阁中,关二爷的排位供奉其中,富丽堂皇的前殿主要是用来会客,举办各种宴会之用,殿檐下的木板上雕刻着封神榜和西游记的经典桥段。

吕济民曾为社旗山峡会馆题词“艺术辉煌,绝无仅有”。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这里的商人当时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627.html